OpenStack基金会更名OIF 浪潮引领开源基础设施三大发展趋势

×

错误信息

User warning: The following module is missing from the file system: announcements_feed. For information about how to fix this, see the documentation page. in _drupal_trigger_error_with_delayed_logging() (line 1181 of /mydata/minisites.eetrend.com/web/includes/bootstrap.inc).

日前,在2020开源基础设施峰会上,OpenStack基金会宣布正式演进为开源基础设施基金会(Open Infrastructure Foundation, OIF),更名意味着基金会的使命、所涉及的领域及社区事务的进一步拓展,由此推进开源领域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在OpenStack基金会更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开源基础设施正在不断走向融合化、智能化、规模化。作为开源技术的核心推动者、OIF基金会黄金会员,浪潮在持续完善OpenStack的同时,积极推进开源基础设施的发展,通过创新实践实现了行业引领。

OpenStack基金会走过黄金十年 开启新征程

十年来,OpenStack项目蓬勃发展,累计发布了22个版本,支撑了超过75个公有云数据中心及数千个私有云,总体计算核心超过千万,与Linux kernel、Chromium并列为全球三大开源项目之一。

作为开源云操作系统,OpenStack已成为企业级用户私有云、混合云及行业云实施标准,更成为了开放基础设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CCW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五大私有云供应商中有四家企业基于OpenStack。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型工作负载不断涌现,基础设施要求支持新的芯片架构,从大规模扩展到裸机的自动化部署,并与其他开源组件相集成,同时边缘侧快速增长的数据处理需求,也使云平台的部署从中心扩展到边缘。

伴随着功能的调整,OpenStack定位已经从云操作系统逐渐演进为开源基础设施——Open Infrastructure,通过构建、集成和测试更多开源组件,在推动应用上云之外承担起促进业务创新的新使命。随着技术与市场的不断变革,OSF如今正式演进为OIF,成为开源基础设施的大本营。

开源基础设施走向融合化、智能化、规模化 

在推进智能化应用方面,浪潮从实际应用场景出发面向AI和边缘计算开发GPU Tesla V100、FPGA、NVMe等硬件驱动,为AI训练、AI推理、AIStation提供硬件加速支持,为硬件设备在AI、边缘等方面性能加速提供了先决条件。

在规模化方面,浪潮完成了全球最大规模单一集群实践,并就大规模云平台Vitrage根因分析服务进行了优化,增强环境部署能力,在Kolla和Kolla-ansible项目中增加Vitrage-Persistor容器化配置,完成Vitrage服务容器化自动部署配置。此外,针对在大规模实践场景中发现稀疏文件拷贝效率低下的问题,研发团队经过深入代码分析,多次场景模拟测试,对Cinder项目中的卷数据拷贝机制进行了深度优化和技术创新,从而加速卷拷贝过程。

基于“源于开源,馈于开源”的理念,浪潮将以上优化增强全部以社区贡献的形式回馈。截至目前,浪潮在V版本社区贡献国内第一,在OpenStack峰会已发布Keynote演讲2篇,主旨发言23篇。通过发言向社区和产业界分享了浪潮在OpenStack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促进开源基础设施不断成熟完善。

伴随着基金会的更名,属于开源基础设施的时代已经到来,基于开源的创新及实践能力将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准。为了让用户对未来基础设施发展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浪潮即将携手合作伙伴举办云海创新实践论坛,通过更多可直观感知的实践操作,分享在云数智方面的领先技术积淀,在打造智算中心“融合操作系统”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升级的行业产品解决方案,以及在“平台+生态”战略指导下的合作成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