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应急联盟两周年,用科技力持续守护安全

今天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也是大疆应急联盟成立两周年之际。以消防为代表的应急救援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伴随数字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各类应急救援场景中应用先进智能无人设备也成为大势所趋。

DJI大疆旨在为能源、测绘、公共安全、水利、科教等多个领域提供智能、安全、高效的行业无人应用解决方案。大疆高级企业战略总监张晓楠表示:行业无人机的出现重塑了人们的生活及生产方式,推动着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也为用户创造了更多的价值。行业无人机不仅帮助一线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也在关键时刻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1.jpg

探索无人机应用边界用科技筑起生命线

大疆在应急救援领域的探索,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尼泊尔地震。随后,伴随着技术迭代及进步,无人机在各种应急救援场景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2016年,消防救援队首次在化工爆炸事故中使用了无人机热成像技术,从空中监控事故现场完成救援辅助工作;2017年大疆决定深入行业,正式将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公共安全、应急消防等领域; 2019年响水 “3.21”化工厂爆炸,大疆行业应用建立了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支援,利用经纬M200系列行业无人机的热成像、变焦相机、建模等技术,辅助现场救援指挥作战,危险探测以及灾害评估等工作。

大疆坚信无人机等先进技术对应急救援的价值,为了更好地与专业救援力量协同、及时响应救援需求,2020年,大疆汇集全国合伙伙伴力量,共同成立了大疆应急联盟组织。联盟成立两年以来,先后参与国内各类救援保障300余次,包括2021“7.20”河南特大暴雨灾害救援,2022年青海大通泥石流以及重庆、广西、湖南等多地山火救援保障。

2021“7.20”河南特大暴雨灾害救援,是大疆应急联盟首次大规模集结。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大疆积极响应应急救援部门号召,联动协同大疆应急联盟成员、生态合作伙伴等42支队伍,从全国各地连夜奔赴受灾地区,连续作业2000余架次,使用可见光、红外热成像技术,空地信息协同、建模、多负载更换等功能优势,协助救援力量开展灾情侦察、喊话疏导、夜间照明、人员搜救、物资抛投、防疫消杀等工作,为救援争取了时间。

对于大疆而言,每次深入救援一线,都是检验产品和洞察需求的时机。将在一线深挖到的应用痛点,用于产品迭代及创新。今年3月大疆经纬M30系列无人机搭配司空2云平台的发布,就是解决实战中如何将空中获取的信息第一时间传递给救援人员的问题。现在有了大疆最新软硬件技术加持,从前线到指挥中心,都能通过司空2实时查看救援信息,真正地实现空地协同作业。今年9月,全新发布的Mavic 3行业系列无人机,续航更长、功能更强,便于救援人员随身携带,抵达现场后可快速展开作业。

2.jpg

无人机技术平民化,与生命守护者共推文明进步

20227月,应急管理部在《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中明确:我国应急救援力量建设仍处于打基础、攻难关、上水平的关键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十四五期间,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社会应急力量、基层应急救援力量需进一步协同建设和共同发展。

响应政策号召,大疆应急联盟自成立以来,以科技进化守护为愿景,联合协同合作伙伴及社会力量,与全国多地救援力量形成联动机制,逐渐成为一支救援体系中的科技支撑力量。目前,全国联盟成员已有40家,覆盖26个省份,200余人受过无人机救援专业训练,每年参与100余起应急救援事件。未来大疆应急联盟将吸纳更多具备专业技术能力的社会力量,打造更加体系化、专业化的公益应急救援团队。

此外,大疆作为无人机行业开拓者,通过在价格、技术及应用上一系列平民化举措,持续推动生产力变革,为应急救援、公共安全、能源、测绘、环保等各领域的守护者们提供更好的产品及方案,创造广泛的社会价值。

截止2022年,电网工程师通过行业无人机完成了超过120万公里的巡检,约等于绕地球30圈;全国测绘工作者借助测绘无人机,累计为170余处文物古迹建立高精度三维模型,它们包括乐山大佛、长城、黄鹤楼、沈阳故宫、平遥古城等重要文化遗产;在去年的云南亚洲象迁移过程中,野生动物专家利用无人机监控高空动态,提前预判路线,协助疏散民众,保障了人象安全。而这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正是技术平民化后的价值体现。大疆通过无人机技术赋能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把真善美融入最基本的产品设计及经营理念,与各行各业的守护者一同,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而努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