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萨电子推出新型超低功耗微控制器,对带LED和LCD显示屏的电容式触摸按键应用进行优化


扩充16位MCU产品线,服务智能家居和工业市场
扩充16位MCU产品线,服务智能家居和工业市场
对于需要电池供电的便携式系统,功率问题成为电路设计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芯片电路的功耗主要来自开关的动态功耗和漏电的静态功耗。动态功耗主要是电容的充放电(包括网络电容和输入负载)以及P/N MOS同时打开形成的瞬间短路电流。静态功耗主要是扩散区与衬底形成二极管的反偏电流和关断晶体管中通过栅氧的电流。工作时序及软件算法设计有缺陷,会降低系统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也会直接增加系统能量的消耗。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处于物联网的汪洋大海之中,大家公认的说法是,到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接入总数将达到300-500亿。面对这海量的设备,维护变成一个繁重的任务,这就要求互联网设备可靠“皮实”的同时,功耗足够低,一块电池(或者使用能量收集技术)能撑足够久。因此“低功耗”三个字在物联网用户端设备的设计中,一直被摆在很高优先级的位置上。
电源对电子设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而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后,又有低功耗的要求。
在很多应用场合中,对电子设备的功耗要求非常苛刻,如某些传感器信息采集设备,仅靠小型的电池提供电源,要求工作长达数年之久,且期间不需要任何维护;由于智慧穿戴设备的小型化要求,电池体积不能太大导致容量也比较小,所以很有必要从控制功耗入手,提高设备的续行时间。
新产品是专为移动应用设计的大批量非接触式连接方案
作者:Øivind Loe,Silicon Labs微控制器产品高级营销经理
一步步使用STM32CubeMX和X_CubeBLE例程开发基于STM32的低功耗蓝牙应用
1.低功耗蓝牙介绍
2.开发资料准备
3.移植过程
4.应用程序开发
5.测试运行
6.程序基本结构介绍
本动手实验的目的是学会自己构建工程,实现STM32L476 不同的低功耗模式和理解如何进入、退出的触发机制,并且对比分析实测功耗和理论推导功耗。
实验分成四个个部分:
循序渐进式的功耗优化已经不再是超低功耗mcu的游戏规则,而是“突飞猛进”模式,与功耗相关的很多指标都不断刷新记录。我们在选择合适的超低功耗mcu时要掌握必要的技巧,在应用时还需要一些设计方向与思路才能够更好的应用。
一:超低功耗mcu-低功耗mcu的选择方法
前言
某客户在使用我们的STM32L073芯片做项目的开发,据他们的工程师反映在测量低功耗模式下的唤醒时间,他们测试得到的数据与数据手册中列出的结果不符合,而且差别很大,并且测试了很多片都是这个问题。想咨询我们什么样的测试方法能够得到一个符合手册规范的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