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 MCU - 增加 UART 接口应用时的异常分析


前言:Cube 软件包的提供,极大的降低了开发难度。使用者在开发的过程中,只需参考 Cube 包中提供的例
程就能快速的实现对应功能开发。开发者为了快速开发 UART 功能,参考 Cube 包中的 UART 例程,
并根据应用情况,扩展了另一组 UART 接口。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两路 UART 不能共存。本文分
UART 即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是一种在数字电路中广泛使用的串行通信接口,用于在设备之间进行异步数据传输。下面从工作原理、特点、通信协议、应用场景等方面为你详细介绍:
工作原理
UART 主要由发送器和接收器两部分组成。在发送数据时,并行数据首先被送入发送器的缓冲区,然后发送器按照一定的格式将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通过发送引脚(TX)逐位发送出去。在接收数据时,接收器通过接收引脚(RX)逐位接收串行数据,并将其转换为并行数据存储在接收器的缓冲区中,供其他设备读取。
特点
异步通信:UART 不需要传输时钟信号来同步发送和接收设备,发送和接收双方各自使用自己的时钟源,通过约定好的波特率来保证数据传输的准确性。这种方式降低了硬件成本和复杂度,适用于大多数低速数据传输场景。
全双工通信:UART 支持全双工通信,即发送和接收可以同时进行。这意味着两个使用 UART 通信的设备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提高了通信效率。
简单易用:UART 的硬件结构相对简单,只需要两根信号线(TX 和 RX)即可实现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在很多微控制器和其他数字设备中都有集成,使用方便。
前言:Cube 软件包的提供,极大的降低了开发难度。使用者在开发的过程中,只需参考 Cube 包中提供的例
程就能快速的实现对应功能开发。开发者为了快速开发 UART 功能,参考 Cube 包中的 UART 例程,
并根据应用情况,扩展了另一组 UART 接口。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发现两路 UART 不能共存。本文分